逻辑的博客
台积电回忆之旅
-第三部分
迪克·詹姆斯
2023年2月7日
在博客的第二部分结束时,我们已经谈到了2009年和40纳米一代;这使得台积电与其他公司无法同步,后者正在营销他们的45纳米产品。这种差异持续到下一个节点,通常会缩小70%,台积电的28纳米和idm的32纳米,如英特尔和IBM。
分享这篇文章
第五阶段- HKMG &扩张,扩张,再扩张
2010年7月公司宣布了他们第三个300毫米Gigafab的奠基位于台中台湾科技园的fab15,将分为四个阶段。第一阶段针对40和28纳米技术,后续阶段针对下一个节点。到年底,Fab 12扩建至第4阶段,Fab 14扩建至第3阶段,产能增加37%,至每年约2.5万片300毫米晶圆。
2007年,英特尔推出了45纳米高k金属栅极(HKMG),采用了栅极末端替换金属栅极(RMG)技术,为NMOS和PMOS使用了不同的工作功能材料。
IBM和他们的合作伙伴正在尝试替代门优先技术,该技术在高k介电层中使用不同的覆盖掺杂剂来区分NMOS/PMOS,在高k层上使用常见的金属和多晶硅。这不仅仅是栅极堆叠的差异——使用栅极-last,所有的高温源/漏工程都是在高k沉积之前完成的,使用一个虚拟多晶硅栅极;Gate-first将高k层暴露给高温源/漏处理。
在32纳米研发开始后[1,2],台积电在28纳米一代上有平行的门首和门末HKMG项目,并最终确定了门末工艺,就像2010年2月的高管论坛上宣布的那样。
他们还透露,将提供三个版本,使用HKMG (28HPL)的高性能(28HP)和中速度、低泄漏品种,以及使用传统多晶硅门的28LP低功耗[3],后来用于移动的28HPM(也称为HKMG)被添加到[4]列表中。
从45纳米和40纳米延迟中吸取教训,引入了限制性设计规则,以减少变化并提高产量:
与40 nm工艺一样,28LP继续使用差分氧化物间隔层(DOS),但这次使用了PMOS嵌入式SiGe,并且没有双应力衬垫。
通过将Ge含量提高到40%并采用选择性(111)空腔腐蚀,e-SiGe应变得到增强,且接触蚀停层可能存在一定的拉应力。通道方向恢复到<110>。
转向HKMG工艺,Xilinx在其Kintex-7 FPGA中采用了28HPL:
在虚多晶硅门(高k优先)之前,首先形成了高k层及其界面氧化物,并且DOS间隔层已演化为三重SiN/SiO/SiN间隔层。为了保持低功耗的设计,没有嵌入式SiGe来增强PMOS,尽管我们有一个<100>的通道方向。
Altera选择为他们的Stratix-V产品使用28HP,虽然NMOS晶体管看起来非常相似,但PMOS获得了e-SiGe的好处,最高可达~50% Ge:
作为参考,这些是英特尔45纳米晶体管:
栅极堆是相似的,但不相同,使用类似的工作功能材料。一个明显的区别是替换金属序列——英特尔首先形成PMOS金属堆栈,然后将其蚀刻回NMOS区域并沉积NMOS堆栈;台积电做了相反的事情,首先铺设NMOS,蚀刻回去,然后填充PMOS金属。
28HPM的栅极层数与HKMG相同,但最小栅极长度(32 -> - 27 nm)较短,PMOS源/漏锗含量降低至30%左右。28HP和28HPM均具有<110>的通道方向,与(111)蚀刻的SiGe腔相一致。所有28纳米版本似乎都使用ELK(可能是黑钻石II)作为较低的金属层。
下表总结了这些过程。
台积电还在2010年高管论坛上宣布,他们的下一个节点将是20纳米,而不是22纳米,保持70%的缩小,并预计在2012年。
与此同时,Fab 15第二阶段于2011年年中开始建设,第三阶段于12月破土动工;第一阶段的设备转移已经完成,预计2012年初开始批量生产。截至2011年底,Fab 12和Fab 14的月装机容量超过27万片,Fab 15完工后预计将增加10万片以上。尽管2011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,因为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长接近于零。
的2011年业务概述宣布开发CoWoS 3D芯片堆叠;“2011年,我们展示了一个功能齐全的子系统,具有内置无源组件的逻辑芯片和凸点,所有这些都是在台积电制造和组装的,使用我们专有的晶圆基板(CoWoSTM)技术。”
CoWoS是台积电先进封装开发的全新系列的一部分,但这是一个足够大的主题,应该作为一个单独的博客来讨论。
在研发方面,经过三年的寻径和演示28纳米和20纳米finFET晶体管能力后,他们还开始了全面的14纳米finFET开发。他们还启动了450mm项目,并加入了位于纽约奥尔巴尼的G450C(全球450mm联盟)——当然,该联盟最终夭折了。
2012年和2013年,28纳米产品的生产规模分别扩大到占年底收入的22%和34%。20nm产品于2014年初开始量产,由于其在领先智能手机上的应用,到第四季度收入迅速增长21%,28nm产品占全年收入的42%。
20nm节点要求在关键层上使用双模式,因为它将光刻技术推到了单次曝光分辨率的极限,标称Mx间距为64 nm[5]。它还引入了单栅扩散断裂和M0局部互连。
在晶体管结构方面,栅极层移到最后,沉积多晶硅去除后沉积的高k介电层。
替换金属序列恢复到英特尔风格,PMOS先于NMOS;NMOS应力通过堆叠故障的使用而增强[6,7]。
通常情况下,我们不希望在晶体管中看到堆叠故障,因为如果它们通过一个结,它们就会泄漏,但只要它们包含在源/漏扩散中,它们就应该不是问题。
在直观的层面上,这种机制应该是有意义的——堆叠错误是晶格中缺少的一层原子,对于~28纳米的栅极长度,我们现在工作的通道长度为100个原子间距或更少。因此,如果在通道的两端缺少几个原子层,那么在通道中诱导拉应力似乎是合乎逻辑的。
我们从2009年开始写博客;截至2014年,台积电晶圆产能已由每年约440万片12 "当量晶圆增加至约830万片,增幅达88%,总资本支出约400亿美元。在截至2014年的五年间,台积电在代工业务上的市场份额增长至54%。
之前提到了14纳米finFET的研发;不知怎的,它演变成了16纳米finfet,并于2015年第三季度投产。
阶段6 - finfet !
待续…
参考文献
[1] C.H. Diaz等,“用于高性能低功耗应用的32nm门优先高k/金属门技术”,IEDM 2007,第263 - 266页
[2] S-Y。吴等,“基于功能高密度SRAM的32纳米CMOS低功耗SoC平台技术”,IEDM 2008, pp. 629 - 632
[3] S-Y。Wu等人,“一种高度可制造的28nm CMOS低功耗平台技术与全功能64Mb SRAM使用双/Tripe栅氧化工艺”,VLSI 2009,第210 - 211页
杨世华等,“高性能移动应用的28nm高k CMOS SoC技术”,电子工程学报,2011,pp. 210 - 211
[5] G. Nallapati等人,“用于先进移动设备的成本和功耗/性能优化的20nm SoC技术”,VLSI 2014,第156 - 157页
[6]情感。Lim等,“新型应力记忆技术(SMT)用于提高栅极高k/金属栅极器件的高电子迁移率”,IEDM 2010,第229 - 232页
[7] C. Weber等人,“从边缘位错应力的NMOS性能增益建模”,IEDM 2011年,第801 - 804页